12/03/2008

為什麼會有「樂生社區學校」


在參與樂生保留運動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樂生療養院所在的迴龍地區,此處住宅密度高,卻缺乏社區活動空間與綠地,附近有許多新住民、原住民、和中低收入戶家庭,工作忙碌的家長沒有許多時間陪伴孩童,卻缺乏公共及容易取得的教育文化資源;另一方面,我們也意識到過往忽視社區聲音的缺憾,從而造成附近居民對保留運動的誤解。

我們認為唯有創造讓社區居民們走進樂生院的機會,讓他們真正認識樂生院,進而改變種種先入為主的印象,甚至進一步願意主動使用這個空間、參與樂生文化園區的設計規劃,使樂生院的保存不但是活保存,還能夠結合在地的認同與需求,成為南新莊居民的公共空間。

樂生社區學校由來自北區各大專院校的學生義務擔任課程老師,發揮自己的所學專長,開設各種才藝課程,目前已舉辦至第三屆,並且辦理兩屆暑期夏令營,由於課程多元、收費低廉,兩年來廣受附近社區居民歡迎,反應熱烈,報名人數迅速成長,由三十人增加至一百多人,開設至今累積有28種不同的課程,有200多個家庭進入。

教育可以發生在任何場合,但教育發生在樂生擁有特殊的意義。在樂生保留運動的脈絡下,樂生社區學校被提出來做為一種社區營造的想像,以教育及空間再造的方式期望改變週遭社區居民對樂生的不理解。我們除了透過樂生本身美麗的空間,以及實驗性的體驗教育感動了曾經參與過社區學校的社區居民外,樂生本身做為迴龍地區最古老的社區,擁有異於現代社會的自治、獨立及互相關懷的文化特質,這樣特殊的人與人關係,若非在樂生保留運動脈絡下的特殊機緣,以及樂生本身文化、歷史、地點的特殊性,我們無法在其他地方再看到。

所謂樂生的獨特文化,來自其獨特的歷史脈絡,院民在隔離、歧視的環境下生存的需求,造就其獨特的自治文化;分享、關懷、互利做為現代社會難以企及的理想,但在樂生院,卻是生存的基本語彙。因此,來自臺灣各大院校的學生,一年多以來經營樂生社區教室,也直接受到樂生院院民文化的影響,在教育中傳達出異於傳統教育模式的特殊價值:民主、自治、互利、關懷。而家長們在這樣的人際互動中,也間接受到社區教室教育理念的感動,凝聚出獨特的社區自主意識,進而勇敢對外界發出對於樂生院全區保留的聲音。我們無法在抽離樂生的脈絡之後,還能找到如此真實的感動。
樂生社區學校